古詩文網

野人餉菊有感

明代: 張煌言

戰罷秋風笑物華,野人偏自獻黃花。
已看鐵骨經霜老,莫遣金心帶雨斜。

戰罷秋風笑物華,野人偏自獻黃花。
我在秋風中酣戰方休,笑看周圍的美景。鄉村的人民偏偏送給我一束黃花。

已看鐵骨經霜老,莫遣金心帶雨斜。
我看那菊花的枝莖雖飽經風霜但仍象鐵骨那樣的堅硬,它護衛著花朵不受風雨襲擊而偏斜。

參考資料:

1、 盧如山.絕句選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2.03:273
2、 孫映達.中國歷代詠花詩詞鑒賞辭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05月第1版:1096

戰罷秋風笑物華,野人偏自獻黃花。
野人:居住在鄉間的百姓。餉(xiǎng):贈送。物華:美好的事物。偏:偏偏。黃花:菊花。

已看鐵骨經霜老,莫遣(qiǎn)金心帶雨斜。
鐵骨:這里指菊的枝莖。莫遣:不要讓。金心:這里指菊的花朵。

參考資料:

1、 盧如山.絕句選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2.03:273
2、 孫映達.中國歷代詠花詩詞鑒賞辭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05月第1版:1096
戰罷秋風笑物華,野人偏自獻黃花。
已看鐵骨經霜老,莫遣金心帶雨斜。

  這是一首詠物詩。古人詠菊之作很多,但此詩為作者一念觸發,靈感倏至而作。

  頭二句寫作詩緣起,鄉居野處的百姓出于對隱居的英雄的敬佩,相贈菊花。首句“戰罷秋風笑物華”,起勢不凡,一個“戰”字,一個“笑”字,使橫戈疆場而又樂觀堅貞的民族英雄形象躍然紙上。次句“鄉人偏自獻菊花”,是對抗清英雄的崇高禮贊。詩的一、二句創造了賞菊的感情環境。

  后兩句則筆勢急轉,“已看鐵骨經霜老,莫遣金心帶雨斜”是全詩最鏗鏘有力、動人心魄的詩句。詩人由對自身的抒寫轉入對菊花的描繪。野菊挺秀的枝莖和燦然如火的黃花激發許多聯想?;ㄇo雖已經霜,仍不失挺撥咄咄之勢;“鐵骨”一詞擬化出不畏風霜的菊花的偉岸不群的品格。詩人以憐惜的筆調寫出對不畏風雨的菊花的愛護。后二句雖然字面上全為詠嘆菊花的字句,但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野菊經霜不老的傲岸實為詩人自身凜凜正氣的象征。無疑,后兩句仍是在抒寫詩人自己的豪情氣概。

  前兩句是敘述,敘述中充滿詩情,后兩句借景抒情?!肮恰迸c“心”都將菊花擬人化,賦予菊以人的性格?!肮恰庇谩拌F”字修飾,“心”用“金”字限定,既寫出了菊花的凌霜貞姿,又寫出了詩人的英雄品格。全詩寫菊,又是寫人,是寫景,又是抒情,菊與人,景與情,洽合無間,融為一體。

  此詩嚴格說來,不是純粹的詠物詩,因為詩人的感情、精神時時介入其間,不過借菊花象征而已。但野菊的自然情態處處與涌蕩于詩人胸中的奔逸之情相合,所以詩人才得以借菊花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就實質而言.作者描繪菊花的詩句已創造出一種藝術形式,從而將主體感情固著其中,菊花成為詩人情感的一個對等物。

參考資料:

1、 霍松林.歷代絕句精華鑒賞辭典: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05:1375
2、 奚少庚 趙麗云.歷代詩詞千首解析辭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05:1158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在秋風中酣戰方休,笑看周圍的美景。鄉村的人民偏偏送給我一束黃花。
我看那菊花的枝莖雖飽經風霜但仍象鐵骨那樣的堅硬,它護衛著花朵不受風雨襲擊而偏斜。

注釋
野人:居住在鄉間的百姓。
餉(xiǎng):贈送。
物華:美好的事物。
偏:偏偏。
黃花:菊花。
鐵骨:這里指菊的枝莖。
莫遣:不要讓。
金心:這里指菊的花朵。

參考資料:

1、 盧如山.絕句選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2.03:273
2、 孫映達.中國歷代詠花詩詞鑒賞辭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05月第1版:1096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古人詠菊之作很多,但此詩為作者一念觸發,靈感倏至而作。

  頭二句寫作詩緣起,鄉居野處的百姓出于對隱居的英雄的敬佩,相贈菊花。首句“戰罷秋風笑物華”,起勢不凡,一個“戰”字,一個“笑”字,使橫戈疆場而又樂觀堅貞的民族英雄形象躍然紙上。次句“鄉人偏自獻菊花”,是對抗清英雄的崇高禮贊。詩的一、二句創造了賞菊的感情環境。

  后兩句則筆勢急轉,“已看鐵骨經霜老,莫遣金心帶雨斜”是全詩最鏗鏘有力、動人心魄的詩句。詩人由對自身的抒寫轉入對菊花的描繪。野菊挺秀的枝莖和燦然如火的黃花激發許多聯想?;ㄇo雖已經霜,仍不失挺撥咄咄之勢;“鐵骨”一詞擬化出不

創作背景

  詩人張煌言是著名的抗清英雄,居住在鄉村的勞動人民贈送一束菊花給他,以表達對其的敬仰之情,詩人遂以菊為題寫下了這首詩,表現自己的抗清志向。

參考資料:

1、 霍松林.歷代絕句精華鑒賞辭典: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05:1375
張煌言

張煌言

張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漢族,南明儒將、詩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禎時舉人,官至南明兵部尚書。后被俘,遭殺害,就義前,賦《絕命詩》一首。謚號忠烈。其詩文多是在戰斗生涯里寫成,質樸悲壯,表現出作家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有《張蒼水集》行世。張煌言與岳飛、于謙并稱“西湖三杰”。清國史館為其立傳,《明史》有傳。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謚忠烈,入祀忠義祠,收入《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

猜您喜歡

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

宋代: 歐陽修

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臨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五代: 尹鶚

一番荷芰生池沼,檻前風送馨香。昔年于此伴蕭娘。相偎佇立,牽惹敘衷腸。
時逞笑容無限態,還如菡萏爭芳。別來虛遣思悠飏。慵窺往事,金鎖小蘭房。

芙蓉池作

魏晉: 曹丕

乘輦夜行游,逍遙步西園。
雙渠相溉灌,嘉木繞通川。
卑枝拂羽蓋,修條摩蒼天。
驚風扶輪轂,飛鳥翔我前。
丹霞夾明月,華星出云間。
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鮮。
壽命非松喬,誰能得神仙。
遨游快心意,保己終百年。

臨江仙·長愛碧闌干影

宋代: 晏幾道

長愛碧闌干影,芙蓉秋水開時。臉紅凝露學嬌啼。霞觴熏冷艷,云髻裊纖枝。
煙雨依前時候,霜叢如舊芳菲。與誰同醉采香歸。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飛。

過菊江亭

明代: 于謙

杖履逍遙五柳旁,一辭獨擅晉文章。
黃花本是無情物,也共先生晚節香。
色综合久久五月色婷婷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